• 銀行界
    首 頁 | 業界動態 | 銀行培訓 | 資格認證 | 在線學習 | 政策法規 | 銀行理財 | 專家觀點 | 品牌中小銀行 | 中小企業金融服務
    城商行 | 農村金融 | 全國股份制銀行 | 外資銀行 | 分支行動態 | 貸款通道 | 銀行會客廳 | 銀企對接 | 企業融資 | 信用查詢
    信用卡 | 銀行股票 | 論文集錦 | 焦點人物 | 機構分析 | 貸款產品 | 媒體視覺 | 行業會議 | 人才市場 | 休閑BANK | 銀行社區
    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銀行理財 > 理財有道

    基民為何“只賺吆喝不賺錢”?買基金要“多拿少動”

    時間:2020-05-25 14:12:29  來源:銀行界網  供稿單位:珠海建行  

        今年以來,投資市場陰晴不定, 讓投資者深感“賺錢不易”。

        近日,2020年公募基金一季報出爐,權益類基金跑贏大市。面對大部分基金不俗的“賺錢能力”,基民本應該欣慰,但作為資深基民的珠海投資者劉女士卻樂不起來。因為她從2015年起就陸續投資了幾只偏股型和偏債型基金,但在幾年的“追漲殺跌”里,自己的投資仍處于“虧損”狀態。

        “為什么別人手中的基金都跑贏了大市, 唯獨我買的基金卻不賺錢?”劉女士說,她手里的一只基金是在凈值1.00元時買入的,但半年后基金卻震蕩下跌到0.8元?吹奖窘鹨呀“縮水”了20%,她果斷止損賣出,但隨后這只基金在半年后又震蕩上漲到1.35元。

        面對劉女士這種情況,建行廣東省珠海分行私人銀行首席財富顧問黃宇光認為,投資市場的產品與理財產品大不一樣,起伏波動是常態。 在貨幣持續寬松的環境下,投資者配置一定數量的權益資產是跑贏通脹的不二選擇,但投資者在進入市場前應調整好心態,尤其在資本“寒冬”期,做好投資“心理建設”特別重要。

        投資的本質是“買低賣高”。對多數投資者來說,投資基金比股票更省心。如何才能讓每次投資都幸運地“踩在點兒上”?黃宇光提醒,對于一個成熟的投資者而言,樹立正確的風險管理理念很關鍵,投資者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往往直接影響到投資的盈虧幅度。因為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關系,風險越大,也意味著獲得的收益可能也會越大。劉女士屬于抗跌能力較差的投資者,明明買了一個不錯的產品,但在投資虧損度達到 20%后便不能再承受風險,自然無法以平常心坐等收益漲幅到35%的時刻。其實,并不是每一個投資者都能扛得住資本市場里的波動。黃宇光建議,投資者盡量不要企圖“踩準”漲跌的時間節點,正確的投資方法是盡量做好資金的統籌配置。同時,對于基民來說,盡量做到一只基金盡量在手中“拿”至少3年以上,且每年只給自己一次賣出的機會,這樣賺錢的概率反而會大大增加。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執·堅決防止影子銀行死灰
    ·監管層密集發聲 金融防·銀保監會:當前中小銀
    ·地方金融監管加速構筑·銀保監會:超1.8萬億元
    ·央行將多舉措推動應收·央行下調再貸款再貼現

    圖片新聞

    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明顯提高
    一季度,人民幣各項存款增加
    銀行保險機構支持實體經濟效果顯現

    熱門點擊

    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情況圖
    2020年4月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份額

    在線調查

    2020年您對哪家全國股份制銀行服務最滿意?
    •  中國農業銀行
    •  中國工商銀行
    •  中國建設銀行
    •  中國銀行
    •  交通銀行
    •  中國郵儲銀行
    •  中國光大銀行
    •  中信銀行
    •  中國民生銀行
    •  興業銀行
    •  招商銀行
    •  華夏銀行
    •  廣東發展銀行
    •  平安銀行
    •  浦發銀行
    •  浙商銀行
    •  渤海銀行
    •  恒豐銀行
      

    廣告服務 | 關于我們 | 服務內容 | 聯系我們 | 加盟合作 | 免責條款 | 招賢納士

    Copyright © 2002-2011, tban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主辦單位:中聯銀信(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本站法律顧問:北京貝邦律師事務所 姜波

    版權所有:銀行界 京ICP備10000166號

    京公網安備110114000920號

     
    蝴蝶亚洲综合娱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