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今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出爐”:GDP同比增長18.3%,比2019年首季增長10.3%。從全球角度看,我國開局的經濟表現絕對“亮眼”。數據顯示,當前CPI水平仍處于較低、合理區間,但“輸入型通脹”壓力始終存在,如何守護好“錢袋子”依然是普通投資者今年投資理財的“必選題”。
珠海建行私人銀行理財師分析認為,從資產運行規律看,在通脹預期較強的背景下,實物資產往往比貨幣資產更加“抗跌”。因此,在資產配置時,投資者應將金融資產與實物資產進行“強關聯”,提高個人資產中實物資產的比例,較好地抵御通脹。
普通投資者該如何讓自己手里的錢不貶值呢?珠海建行私人銀行理財師建議,可以通過配置三大類產品來“抗跌”:一是投資資源類產品。資源性產品是經濟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而且大部分資源儲量有限,在本季度PPI同比大幅上升期間,黑色商品、有色金屬和能源化工板塊均出現大幅上漲,其中黑色商品的收益最為明顯,焦炭漲幅最高,焦煤與鐵礦石漲幅其次。在“碳中和”“碳達峰”利好預期下,資源類產品將進入一個長周期正向增長通道,投資機會較多。普通投資者可以通過參與掛鉤大宗商品、資源、有色金屬、能源化工標的基金、權益類投資標的,分享順周期行業紅利,從而實現個人資產的保值增值;二是投資優質企業股權。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尋找到經營穩健、有創新技術、利潤可期的優質股權是長期獲益的關鍵,而參與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則相對更安全。目前,市場上僅有少部分銀行的私人銀行有私募股權基金產品面向高凈值投資者發行,且收益相對穩定,成為跑贏通脹的“利器”;三是投資優質地產類產品。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剔除掉“金融屬性”的房地產類資產依然有投資價值。需要提醒的是,投資者應調整投資心態,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存有短期投機心理,而是應通過長期持有優質地產項目,最終實現投資的“邊際溢出”效應。
廣告服務 | 關于我們 | 服務內容 | 聯系我們 | 加盟合作 | 免責條款 | 招賢納士
Copyright © 2002-2011, tban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主辦單位:中聯銀信(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本站法律顧問:北京貝邦律師事務所 姜波
MailTo:tbankw@163.com
版權所有:銀行界 京ICP備10000166號
京公網安備110114000920號